tel: 15902813070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美学00037》真题及答案,保存加收藏!

发布时间:2025-10-30 人气: 作者:

自考《美学》简答题真题及答案
代码:00037
一、简答题:
1.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答案:(1)美学从诞生起就从属于哲学,后来美学成为独立学科,却从来没有脱离哲学,各种有影响的美学流派和思潮无不有相应的哲学思想为背景。
(2)由于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一种精神活动,而且是具有当下的一次性特征的精神活动,需要主体的全身心投入,尤其需要主体在观念世界中尽情游历,以洞悉审美活动的真谛,这是科学和实验方法及其他任何方法都力不能及的。再次,美学涉及人生在世、人的生存实践、无限意义等整体深层的本源问题,只有靠理性指引下体验、感悟、冥思、领会的哲学方法才能掌握。
(3)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不仅包括在理性潜在指导下对现象的辨析、鉴赏的体验、本质的审察、灵感的沟通等,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这也离不开哲学思考。

2.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的作用?
答案:(1)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做出的审美判断。
(2)(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关系)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活动直接诉诸人们情感,可以使主体所获得的信念变得空前的坚定。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内在关联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审美理想并不仅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是主体全部人生实践的结品。审美理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同时也是主体的人生修养和境界。

3.丑的基本形态特征?
答案: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自然界中的扭曲的、缺陷的形象,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缺憾、不足甚至五恶等,都给人以不和谐感。

4.审美经验中的直观性?
答案:直观性。“感性直观性“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而非间接地与餚癢缩紊价象打交道,而对象也是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审美经验把感性直观与本质直观集于一身,从而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统一。

5.喜剧的主要特征?
答案:(1)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
(2)喜瀵校冻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具有社会批判性。
(3)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情感载体)为主的特征。
(4)喜剧是否定性与肯定性的统一。

6、美育和艺术教育之间的联系?
答: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是对美育内涵的一种误解,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限制以至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

二、论述题: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答案:(1)是人与世界的本已性精神交流。审美是一种最具本已性的活动,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审美是只属于人的活动,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2)是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它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完满境界为其突出的特点;审美活动把感性、个别性作为自己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审美的体验过程既是瞬间的,也是终身的。
(3)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活动无功利: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虽然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却并不意味着它与功利性的绝缘。相反,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
(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
审美活动的他律性:
①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
②物质生产劳动所达到的历史水准以及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还会通过各种社会中介因素最终渗透到审美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并决定着审美的方向和水平。
③各种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和演变,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现实境遇、生存状况以及理想追求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的一种审美凝聚和反映。

三、分析说明题:
鲁迅谈《红楼梦》,分析读者期待视界在艺术接受中的作用?
(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接受者不可能直接领悟到创造者的艺术意象而是调动主体性因素对创造者提供的一个文本和形式符号进行意象的创造。那么,它的意象重建就是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的重建。而每个不同的接受者对文本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鲁迅谈《红楼梦》的解读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期待视界”对于作品来说,是一种先在的结构。这种“先在结构”决定和制约着我们在理解时进行着某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和取舍。同理,艺术接受也受到主体先在心理结构、特点的“期待视界“的制约和引导,加之艺术品符号与意义的特殊关系,使“期待视界”在审美过程中具有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任何接受者对一件艺术品的欣赏都不可能完整地得到创造者的意象,同时不同接受者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接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这都是由接受者的“期待视界”的不同决定的。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5902813070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902813070

二维码
二维码
线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