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答案
代码:00539
一、名词解释
1.诸宫调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2.阳羡词派
成员有徐喈风、万树、曹亮武、蒋景祁,陈维崧,以陈维崧成就最高。词作多述民生之哀和故土之思,激荡楚郁,凄苍清狂。阳羡词派确尊词体,认为词的功能是可与经、史比肩;重视“立意”主张“拈大题目,出大意义”;推崇苏辛;不废声律
3.性灵诗派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强调真性情,诗中有“我”,形成“性灵诗派”。性灵诗派追求新奇和风趣,语言力求通俗和生动。
4.金瓶梅
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中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中国第一部基本由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在明代“四大奇书”中,是唯一没有经历过世代累积过程的作品。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丁巳年刊行的《新刻金瓶梅词话》,被称为词话本、万历本或十卷本
5、桃花扇思想内涵
《桃花扇》属于传奇,思想: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集中反映了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描绘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统治内部的权势矛盾和斗争
6、关汉卿杂剧分类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创作最多的一位。内容分三类:
(1)公案剧(社会冤狱类)
以清官勘案、平反冤狱为主线,揭露权豪势要横行、吏治黑暗,代表作《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
(2)爱情风月剧(市井女性类)
写都市男女、风尘女子对自由爱情的追求,突出女性主动与反封建精神,代表作《救风尘》《拜月亭》《金线池》。
(3)英雄历史剧(绿林豪杰类)
借历史或传说英雄抒写民族意识与侠义理想,风格雄健,代表作《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
二、简答题
1、苏轼诗歌创作特点
(1)以文为诗,运用博喻;
(2)有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字表现力,有才气;
(3)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
(4)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且风格多样。七绝吐语清丽精美;七古气格雄健豪放。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
2、聊斋志异创作特点
(1 创造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结合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吸收白话小说的长处,接受先泰两汉和唐宋古文的影响,体式多样;
(2)艺术上表现为奇幻奇异、想象丰富的特点。就想象之奇特而言,一是写奇幻之事,二是情节曲折奇峭,文笔天矫而不摭实。就诗意之蕴藉而言,主要表现为作者将其所热爱和歌颂的人和事物加以美化,赋予花妖狐魅诗的气质;
(3)创造性地运用古典文学语言,又从口语方言中提炼,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三、论述题
1、柳永对词的贡献
在词史上以创制慢词著称。表现手法上适应下层市民俗众的接受习惯,叙事写情直观浅露运用铺叙手法。章法上更注重叙事完整,描写细腻。语言通俗:采用市井方言俗语;用第人称代言。词大多是用来演唱的,为音乐文学。后世文人创作慢词渐多,俚俗词风也影响于后世。
2、三国演义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1)描述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表现“明君贤臣”的政治理想和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人才的作用,表现浓厚的历史沧桑之感;
(2)继承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
(3)强调“义”的道德价值,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
(4)全面展示汉晋之间政治、军事斗争的广阔性和复杂性,被视为“绝好的历史教科书”传播着智谋和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