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5 人气: 作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之一是理论性与
A.应用性相统一
B.社会性相统一
C.科学性相统一
D.自然性相统一
2.现代管理学的特征包括变革性、开放性、实用性和
A.准确性
B.严密性
C.全面性
D.继承性
3.从我国管理学发展的国情出发,学习现代管理学,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学体系,尤显重要的方法是
A.历史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案例分析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埃及人于公元前26世纪修建的胡夫金字塔的实例,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的
A.生产管理思想
B.教会管理思想
C.科学管理思想
D.行政管理思想
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实现标准化
B.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C.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6.1948年,申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标志着
A.突变论的诞生
B.系统论的诞生
C.信息论的诞生
D.控制论的诞生
7.孟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前提是
A.民本思想
B.中庸思想
C.人性恶
D.人性善
8.商鞅管理思想的核心是
A.法术
B.法治
C.尚法
D.法道
9.要求人们“少私寡欲”“无私无欲”“清心寡欲”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墨子
10.提出了“最优决策准则”的是
A.集团决策理论
B.渐进决策理论
C.理性决策理论
D.精英决策理论
11.现代决策体制按其功能区分,可分为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和
A.决策咨询系统
B.决策执行系统
C.决策设计系统
D.决策评价系统
12.决策信息系统具有三大任务: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和
A.存储信息
B.利用信息
C.加工信息
D.评价信息
13.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系统科学组织理论阶段和
A.创新发展阶段
B.科学发展阶段
C.快速发展阶段
D.职业化发展阶段
14.管理思想史上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古利克
15.既具有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的优越性,又能吸收管理专业化优点的组织结构模式是
A.直线职能制
B.事业部制
C.矩阵制
D.多维制
16.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是
A.人力资源
B.财力资源
C.物力资源
D.信息资源
17.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给人找位置、为事挑人选,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这说明二者
A.管理方法不同
B.管理内容不同
C.管理原则不同
D.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
18.科曼建立的一种三因素的权变领导理论是
A.路径—目标理论
B.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C.情境领导理论
D.领导权变模型理论
19.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要求在社会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得到他人承认的需求属于
A.安全需求
B.归属需求
C.尊重需求
D.自我实现需求
20.认为员工的工作态度与生产积极性,不仅取决于其获得报酬的绝对量,还取决于其获得报酬的相对量的行为科学家是
A.法约尔
B.亚当斯
C.弗鲁姆
D.菲德勒
21.管理者在履行控制职能时关注的核心是
A.财务状况
B.信息控制
C.人员控制
D.组织绩效
22.系统分析中的定量分析可以分为确定型分析和
A.可行性分析
B.未来分析
C.随机型分析
D.超理性分析
23.在制定目标的程序中,需要管理者熟悉组织自身的资源与实际能力,充分认识组织的优势及问题,同时对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A.进行前期准备
B.确定关键目标因素
C.调整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D.拟定总目标
24.在一定精确性的要求下,通过减少样本的单位数以节约调查费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多阶段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25.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决策规则是
A.全体一致规则
B.简单多数规则
C.绝对多数规则
D.相对多数规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沙因把有关人的特性的研究概括为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成熟人假设”
D.“理性—经济人假设”
E.“自我实现人假设”
27.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
A.人力资源补充计划
B.人力资源调配计划
C.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D.员工职业发展规划
E.人力资源削减计划
28.管理中的传统控制方法包括
A.现场观察法
B.专题报告分析法
C.程序控制法
D.人员控制法
E.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
29.精益思想的基本原则包括
A.根据客户需求,重新定义价值
B.识别价值流,重新制定企业活动
C.使价值流动起来
D.消除所有不创造价值的活动
E.追求尽善尽美
30.查找文献的具体方法包括
A.检索工具查找法
B.参考文献查找法
C.问卷查找法
D.现场查找法
E.专家咨询法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正确、错误均说明理由。
31.梅奥等人认为,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32.渐进决策理论认为决策必须控制风险。
33.X理论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并不矛盾。
34.精益管理基于顾客需求拉动生产,而不是通过生产拉动消费。
35.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预防式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管理呈现出的新特征。
37.简述德尔菲法的特征。
38.简述事业部制的缺点。
39.简述强化理论中强化的原则。
40.简述目标管理的不足。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1.试述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2.案例:某公司承包了一座桥梁的建造工程。为此公司制订了施工中各环节的质量保证计划,但没考虑到外购件的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常有偷工减料和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经常不在现场,很少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即使提出也往往是口头说说,并未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该桥梁在建造过程中垮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问题: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程序策略,分析案例中事故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A 2. B 3.D 4.A 5.D 6.C 7. D 8.B 9. B 10. C 11.A 12.C 13.A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21.D 22.C 23.D 24.C 25.A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 ADE
27. ABCD
28. ABDE
29. ABCE
30. ABE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 V。(1分) 梅奥等人创立了“社会人”假说,即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集体并受这一 集体影响制约的社会人。 (2分)
32. V。(1分) 渐进决策理论认为,决策方案的实施依赖于决策环境,如果决策导致社会不稳定,决策方案就难以实施。因此,渐进决策理论主张决策必须控制风险。(2分)
33. x。(1分) X理论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管理上强调外部控制,主张依靠权威的力量作为指挥和控制的手段。(2分)
34. V。(1分) 精益生产的一种方式是准时制生产方式, 其本意是在需要的时候,仅按所需要的数量生产,生产与销售是同步的。(2分 )
35.V。(1分)全面质量管理特别强调预防式管理,通过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1)科学管理出现。 (2分)
(2)实行分权管理。(2分)
(3)崇尚法制管理。(1分)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1分)
37. (1)匿名性。 (2分)
(2)多次信息反馈。(2分)
(3)决策结果的统计特性。(2分)
38. (1) 职能管理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多,管理费用大。(2分)
(2)各事业部之间协调困难,易出现本位主义。(2分)
(3)忽视企业整体利益。(2分)
39. (1) 设立目标体系。(2分)
(2)快速反馈,及时强化。(1分)
(3)奖罚结合,以奖为主。(1分)
(4)奖人所需,形式多变。(1分)
(5)多用不定期奖励。(1分)
40. (1) 目标设置困难。(2分)
(2)强调短期目标。(2分 )
(3)缺乏灵活性。(1分)
(4)过分乐观。(1分)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1.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1分) 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管理。(1分)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1分) 任何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一切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1分 )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1分) 首先,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态。其次,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1分)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1分)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与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直接相关。合理使用科研与教育资金,理顺科研与教育体制,做好科研与教育单位内部的组织管理等,这就有一个管理问题,管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
(5)管理能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1分) 协作可以产生新的生产力,而这实际上是管理的结果。(1分)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42.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主要指计划(P)、实施(D)、检查(C)、 处理(A)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2分 )
(1)在计划阶段,没考虑到外购件的质量问题,也没严格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计划。(2分)
(2)在实施阶段,质量保证计划执行不到位。(2分 )
(3)在检查阶段,监理人员存在失职问题。(2分)
(4)在处理阶段,没能对施工中的各种质量问题采取有力的纠正措施。(2分)